《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年代:唐代 体裁:七绝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全文翻译

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注释

  1.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2. 回乐烽: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一作“回乐峰”,即当地山峰。
  3. 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4. 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5. 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夜上受降城闻笛》评注解析

【注释】:
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

【简析】:
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推荐诗词

玉楼春
黄莺儿
自爱
菩萨蛮
满庭芳
即席
青玉案
永遇乐
江南弄
出江
杂兴
哭女樊
野堂
别意
笔离手
山行赞
忆闷令
杂感
发建康
促促词
渔父
初入汴
岩桂
溪上翁
信步
沁园春
醉春风
春闺词
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