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坐呈山南诸隐》孟浩然 齿坐呈山南诸隐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齿坐呈山南诸隐

作者:孟浩然 年代:唐代 体裁:五排
习公有遗坐,高在白云陲。
樵子不见识,山僧赏自知。
以余为好事,携手一来窥。
竹露闲夜滴,松风清昼吹。
从来抱微尚,况复感前规。
于此无奇策,苍生奚以为。

《齿坐呈山南诸隐》评注解析

① 习公:习郁,东汉襄阳人,字文通,官侍中,于岘山南作鱼池,池边有高堤,种竹及长楸芙蓉。晋山简每临池此,常醉呼曰:“此是我高阳池也。”
② 见不识:一作“不见识”。
③ 微:指谢弘微,事见《南史·谢弘微传》。

推荐诗词

浣溪沙
点绛唇
虞美人
项羽里
念奴娇
榜下
合酱作
水龙吟
锦瑟
和佛印
十样花
西江月
朝中措
记梦
南柯子
暮春
扇子诗
浣溪沙
楼上曲
桐下
莲花
客吟
偈二首
汀州
吴使君
窗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