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秦观 南歌子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南歌子

作者:秦观 年代:宋代 体裁: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南歌子》全文翻译

用香墨勾画弯弯的眉毛,胭脂淡淡地匀在脸上。身着蓝衫和杏黄裙,独倚栏杆上默默地涂着口红。
情郎一去如流水,她却半掩着房门盼人归。情郎就像飘忽不定的云,如何寻得到他的踪迹呢?一直等到黄昏,又是一弯新月挂在天边,月不圆人也难团圆。

《南歌子》注释

  1. 香墨:画眉用的螺黛。
  2. 燕脂:即胭脂。
  3. 揉蓝:蓝色。蓝,可提取蓝色颜料的植物,揉搓可得青色。北宋黄庭坚《点绛唇》:“泪珠轻溜,浥损揉蓝袖。”
  4. 檀:檀色,近赭的红色,屡见《花间集》,如张泌《生查子》“檀画荔枝红”,表示这个颜色最为明白。这口红只圆圆地涂在唇中间,故曰“点”。李珣《浣溪沙》“翠钿檀注助容光”,“注”亦“点”也。又称“檀的”。杜牧《寄沣州张舍人笛》“檀的染时痕半月”,写形状犹为明白。
  5. 人去句:是说情郎离去,只有阑外绿水依然悠悠流去。流水,隐喻时光悄悄地逝去。
  6. 冯延巳鹊踏枝:“君若无定云,妾若不动山。”这里的“行云”比喻薄情郎,“乱山”比喻心烦意乱的女子。

《南歌子》赏析一

闺怨是中国古代永恒的文学题材,因为那时候妇女地位低下,交通不便,男子为名缰利锁所牵绊,导致很多女子不得不经常承受独守空房的痛苦秦观这首词在内容上虽然没有多少新意,但是艺术成就很高。词的上阕色彩鲜明,和下阕的冷落荒凉恰成鲜明的对比,很好地衬托了离人的孤寂,可谓一篇描写闺怨的佳作。

词的上片刻划这个美女,多用颜色字面渲染映射,如一幅工笔画,可以说是一幅工笔重彩的梳妆图。“香墨”两句,写女子用心打扮的情态。这两句虽未直说她在画眉、搽脂,但从“画”且“弯弯”,“匀”且“淡淡”中,可以体会得出她是在怎样精心地打扮自己。两句中前一句写衣着,衫子是青色的,裙子是杏黄色的。后一句写她眉画好了,粉搽好了,最后的工序是把口红圆圆地涂在唇间。但“点绛唇”前的“独倚玉阑无语”,却埋下情事的伏笔。既然是“独”,却又精心打扮,这应该是在刻意为某人而为。分明画外还有一个人在,女子对恋人的回归还抱有一线希望。

词的过片,虽也不多写情事,但也不是单纯写景,对上片已露端倪的情事,有明显的发展,写景之外,别寄幽情,抒发人去楼空、青春虚度的情思,是全词抒情的中心。“风扬“花飞”是残春景象,给人以美人迟暮的暗示。“花飞”二字尤其触目痛心,融凄惨的感受于寻常之景中,大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之意,简洁而含蓄。“门”是半掩着的,像在为谁开着,这正是女子心还不死的写照。结拍“乱山”两句:“行云”喻恋人的踪影,古词里多用以比喻薄情郎,如雍陶《明月照高楼》:“君若无定云,妾若不动山。云行出山易,山逐云去难,”正是“乱山何处觅行云”的注脚。由于女子心烦意乱,故视群山便成“乱山”,这是移情于物的结果。女子最怕夜间孤苦,可偏偏又是一个黄昏来了,“又是”二字蕴涵着这种等待和失望远不是一次了,愁怨之情溢于言表。

纵观全词,上片绮丽香艳,下片凄清淡远,而又以情上下贯之。全词语言清丽,语意婉约,体现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南歌子》赏析二

此词当为词人前期作品。词中先写女子盛妆与待人的情景,再写她待人与失望的情怀。

上片工笔重彩,写女子晓妆或午妆 。“香墨弯弯画 ,燕脂淡淡匀”,虽未直说是画眉、搽脸,但可以从“画”且“弯弯 ”,和“匀”与“燕脂”中体会得出 。“画”与“ 匀 ”都运用得精当,而“弯弯”与“淡淡”叠字从音情、形色又配合恰好。由于口红只是圆圆地涂在唇上 ,故只消着一“点”字便妙。“揉蓝衫子杏黄裙”一句却不用一个动词,不仅省炼,而且还能传达一种仔细上下打量的神情。这里运用了一连串的颜色:“香墨”、“燕脂”、“揉蓝”、“杏黄”、“檀”等,将画面渲染得浓丽鲜妍 。运用动词,巧妙设色,不但显出作者绝妙文采,而且写出梳妆者的精心着意。接下来“独倚”一句使这幅美人图获得画图难足的意态。既然是“独”,却用心打扮 ,不知她“谁适为容”,可见画外分明还有一个人在。“独倚玉阑”的女子看来是在等待 ,“无语”二字意味深长,这一位盛妆的佳人仍存一线希望,虽然盛妆掩饰不住她内心的空虚。

过片好象一幅写意的暮春黄昏图景,上片已露端倪的情事,在这里处处有发展,有关合 。“人去”二字紧连上文,可见那人的确是远走了。阑外空有“流水”,流水悠悠长逝,似乎象征那人的薄幸。风扬“花飞 ”,是残春光景,又给人以美人迟暮的暗示。门儿“半掩”而不深闭,似乎为谁半开着,又恰是女子不能断念的心情的一个写照。由于心烦意乱,移情于物,群山便成“乱山”。水流,花飞,云行 ,真见得风流云散 。这几句俱有比兴意味,而末句则直赋眼前景:“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看似用笔直写,实则字字叹息 。“又是”二字道出这样的等待、这样的失望远不止是一次,怨情溢于言表。

这首词移情于景,情景惨淡 ,微怨尽在不言中。

全词写人亦写景,写景亦写人,上下连贯,意脉相通,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女子期待、焦虑、失望的心态。

《南歌子》评注解析

【注释】:
此词当为词人前期作品。词中先写女子盛妆与待人的情景,再写她待人与失望的情怀。
上片工笔重彩,写女子晓妆或午妆 。“香墨弯弯画 ,燕脂淡淡匀”,虽未直说是画眉、搽脸,但可以从“画”且“弯弯 ”,和“匀”与“燕脂”中体会得出 。“画”与“ 匀 ”都运用得精当,而“弯弯”与“淡淡”叠字从音情、形色又配合恰好。由于口红只是圆圆地涂在唇上 ,故只消着一“点”字便妙。“揉蓝衫子杏黄裙”一句却不用一个动词,不仅省炼,而且还能传达一种仔细上下打量的神情。这里运用了一连串的颜色:“香墨”、“燕脂”、“揉蓝”、“杏黄”、“檀”等,将画面渲染得浓丽鲜妍 。运用动词,巧妙设色,不但显出作者绝妙文采,而且写出梳妆者的精心着意。接下来“独倚”一句使这幅美人图获得画图难足的意态。既然是“独”,却用心打扮 ,不知她“谁适为容”,可见画外分明还有一个人在。“独倚玉阑”的女子看来是在等待 ,“无语”二字意味深长,这一位盛妆的佳人仍存一线希望,虽然盛妆掩饰不住她内心的空虚。
过片好象一幅写意的暮春黄昏图景,上片已露端倪的情事,在这里处处有发展,有关合 。“人去”二字紧连上文,可见那人的确是远走了。阑外空有“流水”,流水悠悠长逝,似乎象征那人的薄幸。风扬“花飞 ”,是残春光景,又给人以美人迟暮的暗示。门儿“半掩”而不深闭,似乎为谁半开着,又恰是女子不能断念的心情的一个写照。由于心烦意乱,移情于物,群山便成“乱山”。水流,花飞,云行 ,真见得风流云散 。这几句俱有比兴意味,而末句则直赋眼前景:“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看似用笔直写,实则字字叹息 。“又是”二字道出这样的等待、这样的失望远不止是一次,怨情溢于言表。
这首词移情于景,情景惨淡 ,微怨尽在不言中。
全词写人亦写景,写景亦写人,上下连贯,意脉相通,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女子期待、焦虑、失望的心态。

推荐诗词

畴依
太清舞
剑池
舟中作
小疾
紫参歌
逍遥咏
扇子诗
太常引
远游
赠韩翃
羽林郎
漫与
任氏行
纵笔
秋怀
塞上
临江仙
梅花
病中作
兵至
新妇石
鹧鸪天
湓江
杂咏
白杨路
宫词
清明
王孙游
梅花
诉衷情
红绣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