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梅花引》贺铸 行路难/梅花引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行路难/梅花引

作者:贺铸 年代:宋代 体裁: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行路难/梅花引》注释

  1. 缚虎手:即徒手打虎。
  2. 悬河口:言辞如河水倾泻,滔滔不绝,即“口若悬河”,比喻人的健谈。
  3. 车如鸡栖马如狗:车盖如鸡栖之所,骏马奔如狗。
  4. 衰兰二句: 《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句子。
  5. 旗亭:即酒楼。此指送别之地。
  6. 秋风曲:即《秋风辞》曲,是汉武帝 所写的 歌。

《行路难/梅花引》赏析一

贺铸是一个极有“丈夫气”的人物,文武兼备,侠气雄爽,性格耿直傲岸,虽然出身尊贵,却得不到重用,雄才大略无法实现,失意不遇,满腹牢骚,这一首词就抒写了词人报国无门、功业难成的失意情怀。

上片写自己和与己交游的英豪当年豪放不羁的生活,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开头六句写豪杰们的勇敢、胆略和辩才,气度不凡;继写他们脱俗的装扮,外貌和胸中的抱负。“衰兰”二句化用李贺句。抒写豪杰们不为时用,被迫离京的不平遭遇。最后四句,写酒楼送别,豪杰们一掷千金的爽朗性格,也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下片具体写斗酒饮宴的场面,他们大杯饮酒,笑声朗朗,尽情欢乐,欣赏歌舞。“遗音”以下四句,写词人虽然暂时忘却苦闷,开怀畅饮,但流光逝去,抱负不展,愁思日增,功业难成,欢乐时千年恨促,愁怀时一日嫌长,淋漓尽致地表现词人内心的愤懑。本词一气呵成地排比组合了许多唐人诗句,运之以豪情健笔,出之以奇姿壮彩,在词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夏敬观评曰:“稼轩豪迈之处从此脱胎。”指出了它开启南宋辛派词的先导作用。

史载贺铸枉有文才武艺,却不得朝廷重用,只好聊以歌酒打发岁月。但又痛感光阴遽逝,功业未就。这首《行路难》就抒写了作者这种度日如年的苦闷。

全词皆融化前人诗句而成,这是其形式上的最大特色叶梦得曾说它是“掇拾人所遗弃,少加隐括,皆为新奇。”“新奇”确实当之无愧,但所掇拾者并非遗弃而是精华,且系“括”而不“隐”。集句,原是一种作诗方式,采用前人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由于集句所特有的局限性,集成的作品往往缺少作者自己的主见而容易落入前人窠臼,同时,也难免支离破碎之弊。然而贺铸这首独创的“集句词”,却又当别论。宋人赵闻礼说:“其间语义联属,飘飘然有豪纵高举之气。酒酣耳热,浩歌数过,亦一快也。”赞叹贺铸此词不但形式结构完美,而且气象豪迈,配得上关西大汉的铁板!

词的上片,从开头至“可是蓬蒿人”,以夸张的手法写诗人及其豪侠朋辈“少年壮志当拏云”的英雄气概。然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于是萌发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索性放浪形骸,恣情饮乐吧!这就极为自然地引出了下片。上片各句皆有所本,分别出自《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世说新语·赏誉》、《后汉书·陈蕃传》李白《南京别儿童入京》、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曹植《名都篇》等。可贵的是,词人并没有让这些古人牵着鼻子走,恰恰相反,他是信手拈来、随意驱遣前贤名句为我所用,以现成碎锦织就自己的无缝天衣。这是由于他“意在笔先”,胸中又融萃了古人精华的缘故。

下片与上片声气相连。作者寄情宴乐,却又悲叹岁月的脚步匆匆;想留住光阴,却又难以打发那漫长的一天又一天。这是何等的苦闷呵!“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笑嫣然,舞蹁跹,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眼前一派酒酣耳热,轻歌曼舞景象。然而表面放达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悲惧,这是由歌女所唱汉武帝的一曲《秋风辞》引发的。《秋风辞》有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所以作者有“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之叹。千年只一瞬耳!于是忽发奇想,要“揽流光,系扶桑”,拴住月亮和太阳,使时光停止流转。然而奇想毕竟不是现实,眉间心上,依然是郁郁不得志的愁闷,连一天都觉长得难以消磨。末句“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由激愤之意转为哀愁之思,仿佛飞流直下落入深潭,愤懑不平由外露而至深藏,由激烈而变缠绵,恰如“梅子黄时雨”。

词的下片也满缀古语,或采古人原句,或用古人句意,涵括了《离骚》、《史记》和李益韩琮诗里的词句,化为完整形象,贴切自然地摹写了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这首《行路难》集前人诗句为词,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词意激越,节短而韵长,调高而音凄。作者将古语运用入化,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磊,杂揉历代诸家各类典籍不同文体而浑然无迹,充分显示了词人广博的学识和杰出的艺术才能。

《行路难/梅花引》赏析二

此词为作者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篇用典,以慷慨悲凉的气势,抒写人世沧桑和功业难成之意,表现词人于失意无聊、纵酒放歌之际,既感乐往悲来,流光易逝,又觉愁里光阴无法排遣的矛盾、苦闷心情。

上片起首二句采用借代手法,起笔不凡手能暴虎者为勇士,可引伸为有军事才能的人;口如悬河者为谋士,可引伸为有政治才干的人。倘若逢辰,这样的文武奇才当高车驷马,上黄金台,封万户侯。可眼前却穷愁潦倒,车不大,像鸡窝,马不壮,像饿狗。

“车如鸡栖马如狗”语出《后汉书·陈蕃传》,极形车敝马瘦,与“缚虎手,悬河口”的夸张描写适成强烈对照,不平之气溢于言表。以下正面申抱负,写感慨:“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白纶巾亦犹白衣之类,未为出仕之人所著。黄尘指京城的尘土,这六字两句参用陆机《代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之意,谓白衣进京。结合下句“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谓此行不知可否取得富贵。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词迳取李诗末句,而易一字增二字作“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自负成了疑问,则一种徬徨苦闷情态如见,与李白的抑天大笑、欣喜如狂恰好相反,读来别有意味。以下“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则袭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原句,但此处紧接上文为抒写不遇者奔走风尘,“天荒地老无人识”的悲愤。以上从志士之困厄写到志土之牢骚,继而便写狂放饮酒。做了侠义之事不受酬金,像“雷颠”一样;唯遇美酒则不问价。李白《行路难》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写出不趋名利,纵酒放歌,乘醉起舞,一种狂放情态。其中含有无可夸何的悲愤,但写得极有气派。上片所写的愁情,主要是志士失路的忧愁。

过片转出另一重愁情,即人生短促的忧愁:“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词情为之再抑。以下说到及时行乐,自非新意,但写得极为别致。把歌舞与美人打成一片写来,写笑以“嫣然”,写舞以“翩然”,形容简妙;“当垆秦女十五”云云是从乐府《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正当垆”化出,而“语如弦”三字,把秦女的声音比作音乐一样动人,新鲜生动,而且不必写歌已得歌意。这里极写生之欢愉,是再扬,同时为以下反跌出死之可悲作势。汉武帝《秋风辞》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秋风曲虽成“遗音”,但至今使人记忆犹新,觉“事去千年犹恨促”。由于反跌的作用,此句比“青鬓长青古无有”句更使人心惊。于是作者遂生出“揽流光,系扶桑”的奇想:似欲挽住太阳,系之于扶桑之树。这种超现实的奇想,都恰好反映出作者无法摆脱的现实苦闷,只有怀才不遇的人最易感到生命短促、光阴虚掷的痛苦。所以下片写生命短暂的悲愁,与上片写志士失路的哀苦也就紧密联系在一起。

“行路难”的题意也已写得淋漓尽致了。结尾一句词意陡转,一反前文留驻日光、使人长生不死的意念,言愁人情愿短命、一天的光阴也长得难过,深刻地反映出志士的苦闷情怀和矛盾心境。

此词的艺术特色,一是大量化用前人歌行诗句,尤以采自李白、李贺者居多;二是根据文意的需要,随意转韵,全词每两三句转韵一次,加之词句长短参差不齐,读来抑扬顿挫,节奏鲜明,音乐性强,使人有一咏三叹之感。

《行路难/梅花引》评注解析

【注释】:
此词为作者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篇用典,以慷慨悲凉的气势 ,抒写人世沧桑和功业难成之意,表现词人于失意无聊 、纵酒放歌之际 ,既感乐往悲来,流光易逝,又觉愁里光阴无法排遣的矛盾、苦闷心情。
上片起首二句采用借代手法,起笔不凡手能暴虎者为勇士,可引伸为有军事才能的人;口如悬河者为谋士,可引伸为有政治才干的人。倘若逢辰,这样的文武奇才当高车驷马,上黄金台,封万户侯。可眼前却穷愁潦倒 ,车不大 ,像鸡窝 ,马不壮,像饿狗。
“车如鸡栖马如狗 ”语出《后汉书·陈蕃传》,极形车敝马瘦,与“缚虎手,悬河口”的夸张描写适成强烈对照,不平之气溢于言表。以下正面申抱负,写感慨:“白纶巾 ,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白纶巾亦犹白衣之类,未为出仕之人所著。黄尘指京城的尘土 ,这六字两句参用陆机《代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之意,谓白衣进京。结合下句“ 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谓此行不知可否取得富贵。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 ,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词迳取李诗末句 ,而易一字增二字作“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自负成了疑问,则一种徬徨苦闷情态如见,与李白的抑天大笑、欣喜如狂恰好相反 ,读来别有意味 。以下“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则袭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原句,但此处紧接上文为抒写不遇者奔走风尘,“天荒地老无人识 ”的悲愤。以上从志士之困厄写到志土之牢骚,继而便写狂放饮酒。做了侠义之事不受酬金,像“ 雷颠 ”一样;唯遇美酒则不问价 。李白《行路难》云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写出不趋名利,纵酒放歌,乘醉起舞,一种狂放情态。其中含有无可夸何的悲愤,但写得极有气派。上片所写的愁情,主要是志士失路的忧愁。
过片转出另一重愁情,即人生短促的忧愁 :“酌大斗 ,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 。”词情为之再抑。以下说到及时行乐,自非新意,但写得极为别致。把歌舞与美人打成一片写来 ,写笑以“嫣然”,写舞以“翩然”,形容简妙;“当垆秦女十五”云云是从乐府《羽林郎 》“胡姬年十五 ,春日正当垆 ”化出,而“语如弦”三字 ,把秦女的声音比作音乐一样动人,新鲜生动,而且不必写歌已得歌意。这里极写生之欢愉,是再扬,同时为以下反跌出死之可悲作势。汉武帝《秋风辞》云 :“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风曲虽成“遗音”,但至今使人记忆犹新,觉“ 事去千年犹恨促 ”。由于反跌的作用 ,此句比“青鬓长青古无有”句更使人心惊。于是作者遂生出“揽流光,系扶桑”的奇想:似欲挽住太阳,系之于扶桑之树。这种超现实的奇想,都恰好反映出作者无法摆脱的现实苦闷,只有怀才不遇的人最易感到生命短促 、光阴虚掷的痛苦 。所以下片写生命短暂的悲愁 ,与上片写志士失路的哀苦也就紧密联系在一起。
“行路难”的题意也已写得淋漓尽致了。结尾一句词意陡转 ,一反前文留驻日光、使人长生不死的意念,言愁人情愿短命、一天的光阴也长得难过,深刻地反映出志士的苦闷情怀和矛盾心境。
此词的艺术特色 ,一是大量化用前人歌行诗句,尤以采自李白 、李贺者居多;二是根据文意的需要,随意转韵,全词每两三句转韵一次,加之词句长短参差不齐 ,读来抑扬顿挫,节奏鲜明 ,音乐性强,使人有一咏三叹之感。

推荐诗词

寄远
二绝句
无俗念
忆潼关
川拨棹
一字天
杂感
五日
北邙山
缘识
喻道
八阵图
桑中
塞垣春
两同心
琐窗寒
题钓台
村乐
贺新郎
早起
鹧鸪天
御沟柳
江海
满庭芳
千金村
秋夜
初夏
述婚诗
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