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声齐/捣练子》贺铸 杵声齐/捣练子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杵声齐/捣练子

作者:贺铸 年代:宋代 体裁: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杵声齐/捣练子》评注解析

【注释】:
此为闺怨词。词中从怨女的角度,反映了封建兵役制下外有征夫,内有怨女的悲剧。
上片起二句从捣练的工具运思下笔,而字里行间自有捣练之人在。从“砧面莹”的“莹”字,可以想见,作为一位征人的妻室,捣练帛,作征衣,早已是她的繁重的家务劳动的一部分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以至那面砧石已经被磨得如此光莹平滑。从“杵声齐”的“齐”字,则可以想见她的捣练操作之熟练,以及与同伴合作之协调,而在那一记记有节秦的杵声中,正倾注了她辛劳持家的全部心力,传出了她忆念远人的万缕深情。下面“捣就征衣泪墨题”一句,道破题旨,点明其捣练制衣的目的是寄与远戍边关的丈夫,而在题写姓名、附寄家书之际,一想到丈夫远在万里外 ,归期渺茫 ,生死难卜,今世今生,相见无日 ,不禁愁肠千转,泪随墨下。“泪墨题”三字,包含了一位失去家庭幸福的妇女的无限辛酸苦痛。
结末两句与“捣就征衣”句紧相承接,从戍人的角度进一步加重了这幕悲剧的份量。句中的“玉关”,即玉门关,但此处非必实指,只是极言戍地之远,也暗含班超上疏所说“但愿生入玉门关”(《后汉书·班超传》)及李白诗“ 玉关殊未入”(《塞下曲六首》之五)之意。
结末两句采用了翻进一层的写法。这两句先写玉关之远 ,再推进一层 ,写戍人所在地之远,从而使上、下句间有起伏转折之致,而且,每转愈深,把这一家庭悲剧显示得更其可悲,把悲剧中女主角的伤离怀远之情表现得更深更曲。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负载着她的柔情蜜意的征衣包裹,寄到玉关已要经历千山万水,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寄到远在玉关之西的戍人手中,就更遥遥无期了,更不知这包寒衣寄到时戍人是否尚在人间。这样一个最凄惨、最残酷而又可能出现的悲剧结局,正是长期笼罩在她心头的一片阴影、不敢去触动而又时时颤抖的一根心弦,也正是她题寄这包征衣时泪墨难分的一个最痛楚的原因。

推荐诗词

养疾
赠越客
乞晓
了语
苏幕遮
感旧
枕肱轩
灯叹
招隐寺
争让吟
古梅
满江红
行香子
秋怀
夏虫
莲生
发后渚
沁园春
别鹄操
袁州作
绛都春
梅四首
所怀
一叶舟
啄木儿
杂兴
龙湫
浣溪沙
临江仙
满庭芳
宿采石
花心动
金帛吟
渔家傲
重送
翠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