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五弄·渌水曲》李白 蔡氏五弄·渌水曲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蔡氏五弄·渌水曲

作者:李白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蔡氏五弄·渌水曲》全文翻译

清澈的湖水在秋夜的月亮下发着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蘋。
荷花姿态娇媚好像有话要对我说,却愁坏了我这个摇船人。

《蔡氏五弄·渌水曲》注释

  1. 渌水曲:古乐府曲名。渌水:即绿水,清澈的水。
  2. 明秋月:在秋夜的月亮下发光。“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月:一作“日”。
  3. 南湖:即洞庭湖。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又称“四叶菜”“田字草”,是多年生浅水草本,根茎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之上。
  4. 欲语:好像要说话。
  5. 愁杀:即“愁煞”,愁得不堪忍受的意思。杀:用在动词后,表示极度。荡舟人: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舟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

《蔡氏五弄·渌水曲》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一幅迷人的胜似春光的秋景。首句写景,诗人就其所见先写渌水,南湖的水碧绿澄彻,一至映衬得秋月更明。一个“明”字,写出南湖秋月之光洁可爱。次句叙事,言女子采白苹。三、四两句构思别致精巧,“荷花”不仅“娇”而且“欲语”,不特“欲语”而且十分媚人,一至使荡舟采苹的姑娘对她产生妒意。这两句诗,选词甚妙,设境奇绝,把荷花写活了,把境界写活了。末两句诗写出典型的南方秋景,不仅无肃杀之气,无萧条之感,而且生气勃勃,胜似春日;从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愉悦的情绪。

对此诗的理解,也有人认为是写一位男子在劳作中对爱人的思念。按这样理解,这首诗就与《诗经》开篇《国风·周南·关雎》极为相似,它们都选择了渌水荡舟的背景。不过《关雎》中或愁或思,或得或喜,都溢于言表;而这首《渌水曲》虽也直言“愁杀”,但语气隐忍克制,如雾里看花,热泪欲零还住。《关雎》中由思而愁,由得而喜,情节十分完整,意态高雅,从容而颇具富贵气象;而《渌水曲》则似唯有无边愁怨,不着际涯,正是抉择其寂寞凄凉之状。《关雎》中,哀止于“反侧”;《渌水曲》中,心含悲凄仍不忘劳作,都可谓哀而不伤。

推荐诗词

喜欢吟
初晴
许希
踪迹
汉宫春
金石台
天津桥
菊泉
偈三首
归雁亭
牡丹
满江红
臂鹰诗
带马行
五位
浣溪沙
颂古
齐天乐
东关
策杖
清秀山
蝶恋花
春日
锁江亭
老梅
赠丁和
江城子
鸡冠花
石屋洞
赠蛮僧
柳梢青
月岩
送僧
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