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曹植 白马篇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白马篇

作者:曹植 年代:魏晋 体裁:乐府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全文翻译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白马篇》注释

  1.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2. 金羁:金饰的马笼头。
  3. 连翩: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4. 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5. 去乡邑:离开家乡。
  6. 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7. 宿昔:早晚。秉:执、持。
  8. 楛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9. 控弦:开弓。的:箭靶。
  10. 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11. 接:接射。飞猱(náo):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12. 散:射碎。马蹄:箭靶的名称。
  13. 狡捷:灵活敏捷。
  14. 勇剽:勇敢剽悍。螭(chī):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15. 虏骑:指匈奴、鲜卑的骑兵。数(shuò)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数,经常。
  16. 羽檄: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17. 厉马:扬鞭策马。
  18. 长驱:向前奔驰不止。蹈:践踏。
  19. 顾:看。陵:压制。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20. 弃身:舍身。
  21. 怀:爱惜。
  22. 籍:名册。
  23. 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心。
  24. 捐躯:献身。赴:奔赴。

《白马篇》赏析一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白马篇》赏析二

在这首诗中,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 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诗歌的风格雄放,气 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

诗歌的起首即用“连翩西北驰”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接下去关于“幽井游侠儿”的一大段文字,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写出他的飒 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这位身手不凡的 白马少年“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大有顾盼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

诗人不仅以激情的笔调写出了白马少年的英雄行为,而且以精湛的语言揭 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诗歌的最后几句,道出了白马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烈情 怀,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诗歌采用了倒叙、补叙的手 法。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 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继而又倒叙“名编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 最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如此章法,象电影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则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白马篇》评注解析

【注释】 ⑴本篇是《杂曲歌•齐瑟行》歌辞,又作《游侠篇》,因其所写的是边塞游侠 的忠勇。作者平素也有“捐疆赴难,视死如归”的抱负和从军出塞的经验,写 游侠也可能是自况。 ⑵幽并:两州名,就是今河北省、山西省和陕西省的一 部份地方,是古来出勇侠人物较多的区域。  ⑶扬声:即“扬名”。垂:即 “陲”,边远的地区。 ⑷楛:木名,茎可以做箭杆。 ⑸控弦:拉弓。左的: 左方的射击目标。 ⑹月支:射帖(箭靶之类)的名称,又名素支。 ⑺猱: 动物名,猿类,体矮小,尾作金色,攀缘树木极其轻捷,上下如飞。 ⑻散: 碎裂、摧毁。马蹄:也是射帖名。 ⑼剽:轻快。螭(音痴):传说中的动物 名,如龙而黄。 ⑽檄:用于征召的文书,写在一尺二寸长的木简上。上插羽 毛表示紧急就叫做“羽檄”。 ⑾鲜卑:东胡种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⑿怀:犹“惜”。
【品评】 
  在这首诗中,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 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诗歌的风格雄放,气 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
   诗歌的起首即用“连翩西北驰”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接下去关于“幽井游侠儿”的一大段文字,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写出他的飒 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这位身手不凡的 白马少年“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大有顾盼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 
  诗人不仅以激情的笔调写出了白马少年的英雄行为,而且以精湛的语言揭 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诗歌的最后几句,道出了白马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烈情 怀,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诗歌采用了倒叙、补叙的手 法。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 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继而又倒叙“名编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 最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如此章法,象电影中的“闪回”, 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则得到鲜明突出的表 现。

推荐诗词

江城子
邙山
踏莎行
答僧
感事吟
花槛
金沙井
纵笔
西江月
华山
秋日
出山
送刘
酬曹户
北窗
题浯溪
花雨亭
贺新郎
临江仙
见事
谒金门
雍和
醉蓬莱
即目
夜坐
望太湖
赠僧
春日
鹧鸪天
翠蛟亭
偶成
答维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