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十八》陶渊明 饮酒 十八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饮酒 十八

作者:陶渊明 年代:魏晋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饮酒 十八》赏析

其十八(1)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2)。时赖好事人,载醪法所惑(3)。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4)。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5)?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6)![注释](1)这首诗分别以扬雄和柳下惠自况,一方面说明家贫无酒,幸赖友人馈赠;另一方面表示闭口不谈国事,以远祸全身。其中暗寓对国事前途的深忧。(2)子云:扬雄,字子云,西汉学者。嗜(shì试):喜欢,爱好。(3)时:常常。赖:依赖,依靠。好(hào 浩)事人:本指喜欢多事的人,这里指勤学好问之人。载醪(láo 牢):带着酒。 祛(qǖ区)所惑:解除疑惑问题。《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家素贫,耆(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4)是谘(zī资):凡是所询问的。无不塞:无不得到满意的答复。塞:充实,充满。(5)伐国:《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渊明用此典故代指国家的政治之事。(6)用其心:谓谨慎小心,仔细考虑。失:过失,失误。显默:显达与寂寞,指出仕与归隐。【译文】扬雄生性好饮酒,无奈家贫无处得。幸赖一些勤学者,时常携酒来求学。酒杯斟酒即饮尽,有问必答解疑惑。有时沉默不肯言,岂非国事不敢说?仁者行身细思量,进退出处何尝错!-----------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推荐诗词

葛山潭
清快吟
沁园春
偶题
宝香院
审交
代赠
秦纪
紫薇花
渡江云
南乡子
古别离
禽声
缘识
富春
贺新郎
牵牛花
湖舟
点绛唇
金山寺
定风波
新晴
鹊桥仙
临江仙
鹧鸪天
一叶舟
石榴
晓枕
放鹑
解缆
绝句
渔家傲
失调名
坠壁岭
有感
满江红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