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垂鞭》张先 醉垂鞭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醉垂鞭

作者:张先 年代:宋代 体裁: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醉垂鞭》全文翻译

池东的酒宴上初次见到你,穿的是绣有双蝶的罗裙。娇美的脸上只涂着淡淡的白粉,恰如一朵野花,恬淡而幽雅地沐浴着芳春。 细细端详,你真是尽善尽美,人人都夸赞你细柳般的腰身。你的到来,莫不是昨晚从巫山深处飘然而至?因为你来的时候,衣服上还像带着浮动的白云。

《醉垂鞭》注释

  1. 双蝶句:罗裙上绣着双飞的蝴蝶。
  2. 朱粉句:不在脸上涂抹脂粉。

《醉垂鞭》赏析

此为酒筵中赠妓之作,首句写她所穿的裙子,罗裙上绣着双飞的蝴蝶。“东池”两句,记相见之地(东池)、相见之因(宴),并且点明她“侑酒”的身份。“朱粉”两句,接着写其人之面貌,而着重写其淡妆。“闲花淡淡春”以一个确切的、具体的比喻,将她的神情、风度,勾画了出来。上层社会的行乐场所,多数女子都作浓妆,一个淡妆的,就反而引人注目了,故此“闲花”虽只“淡淡春”,却大有一枝独秀的风致显然受了的启发,但“闲花淡淡春”一句,仍然很有创造性。唐人称美女为春色,如称越州妓为“鉴湖春色”。此处“春”字,也是双关。

《醉垂鞭》评注解析

【注释】:
此为酒筵中赠妓之作,首句写她所穿的裙子,罗裙上绣着双飞的蝴蝶 。“ 东池”两句,记相见之地(东池)、相见之因(宴),并且点明她“侑酒”的身分。“朱粉”两句,接着写其人之面貌,而着重写其淡妆 。“ 闲花淡淡春”以一个确切的、具体的比喻,将她的神情、风度,勾画了出来。在上层社会的行乐场所,多数女子都作浓妆,一个淡妆的,就反而引人注目了,故此“闲花”虽只“淡淡春”,却大有一枝独秀的风致。张先显然受了张祜的启发,但“闲花淡淡春”一句,仍然很有创造性。唐人称美女为春色 ,如元稹称越州妓刘采春为“鉴湖春色 ”。此处“春”字,也是双关。
过片三句,用倒装句法。人人都说她身材好,但据词人看来,则不但身材,实在许多地方都好,而这“诸处好”,又是“细看”后所下的评语,与上“初相见”相应。柳与美女之腰,同其婀娜多姿,连类相比,词中多有。结两句写其人的衣。古人较为贵重的衣料如绫罗之类上面的花纹 ,或出于织,或出于绣,或出于画。出于织者,如白居易《缭绫》:“织为云外秋雁行。”出于绣者,如温庭筠《南歌子》:“胸前绣凤凰。”出于画者,如温庭筠《菩萨蛮》:“画罗金翡翠。”此词写“衣上云”,而连及“乱山昏”,可见不是部分图案,而是满幅云烟,以画罗的可能性较大。词人由她衣上的云,联想到山上的云,而未写云 ,先写山,不但写山,而且写乱山,不但写乱山,而且写带些昏暗的乱山,这就使人感到一朵朵的白云,从昏暗的乱山中徐徐而出 ,布满空间 。经过这种渲染,就仿佛衣上的云变成了真正的云,而这位身着云衣的美女的出现 ,就象一位神女从云端飘然下降了。
这两句的作用,决不限于写她穿衣服的别致,更主要的是制造了一种气氛,衬托出并没有正面大加描写的女主人的神韵 。写到这里,词戛然而止,更无多话,收得极其有力。所以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评为“横绝”。
本词意境之妙在于亦真亦幻。如“ 昨日”两句,很明显是脱胎于宋玉《高唐赋》,而从其人所着云衣生发,就使人看了产生真中有幻之感,觉得她更加飘然若仙了。筵前赠妓,题材本属无聊。但词人笔下这幅美人素描还是相当动人的。妙处如“闲花”一句的以一胜多,“昨日”两句的真幻莫辩等。

推荐诗词

喜欢吟
初晴
许希
踪迹
汉宫春
金石台
天津桥
菊泉
偈三首
归雁亭
牡丹
满江红
臂鹰诗
带马行
五位
浣溪沙
颂古
齐天乐
东关
策杖
清秀山
蝶恋花
春日
锁江亭
老梅
赠丁和
江城子
鸡冠花
石屋洞
赠蛮僧
柳梢青
月岩
送僧
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