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谢逸 千秋岁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千秋岁

作者:谢逸 年代:宋代 体裁: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千秋岁》注释

  1. 楝:落叶乔木,初夏开花。
  2. 蔌蔌:形容楝花落下的声音。
  3. 萍风:微风。
  4. 吴峰:浙江一带的山。湘水、吴峰:泛指遥远的山水。
  5. 袂:衣袖,袖口。

《千秋岁》赏析一

这是一首夏季避暑词。上片写夏日景色,下片写消夏生活。楝花备细,纷纷下落;梅雨落过,水草邃起,点明时序风物。情随湘水,梦绕吴峰,屏风上所绘山水,使人遥想名胜景色。琴书倦、鹧鸪唤醒,南窗倦卧,写日常午睡之情。于是,耽情歌舞,玩月晚凉。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夏日图景,描绘出浓郁的生活情趣。

这首词,写景抒情,用事运典,无不思致缜密。“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用程晓意:“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写伏暑天气,人们在家中歇息,很少来往。“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典用骆宾王《竞渡诗序》:“便娟舞袖,向绿水以全低,飘飏歌声,得清风而更远。”全词笔调纤灵,语句凝炼,对仗工整。是宋词艺苑中的一株奇葩。

《千秋岁》赏析二

这首词通过江南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夏日环境的清幽,隐含着怀人的幽思和闲逸的生活情趣。上片写环境的幽静,委婉地抒写了“梦绕吴峰,情随湘水”的情思。下片从往事的回忆写到眼前的情景。而诗人“密意”深藏,“幽恨”满怀,歌舞散后,惟见远天如水,新月如钩。以景结情,不露痕迹。

全词淡淡着笔,轻轻点染,抒情细腻,清新婉丽。

《千秋岁》评注解析

【注释】

①楝(liàn):落叶乔木,初夏开花。
②蔌蔌:形容楝花落下的声音。
③蘋风:微风。
④吴峰:浙江一带的山。湘水、吴峰:泛指遥远的山水。

【评解】

这首词通过江南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夏日环境的清幽,隐含着怀人的幽思和闲逸的
生活情趣。上片写环境的幽静,委婉地抒写了“梦绕吴峰,情随湘水”的情思。下片从
往事的回忆写到眼前的情景。而诗人“密意”深藏,“幽恨”满怀,歌舞散后,惟见远
天如水,新月如钩。以景结情,不露痕迹。
全词淡淡着笔,轻轻点染,抒情细腻,清新婉丽。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谢逸为花间派唯一的传统人物。在同时和后来的此派词人,
都不足望其项背。他既具“花间”之浓艳,复得晏、欧之婉柔;他的最高作品,即列在
当时第一流作家中亦毫无逊色。其婉约处不亚少游矣。词中如“鹧鸪唤起南窗睡”,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等句,清新韵藉,婉秀多姿,即置在小山、淮海集中,亦
为上乘之选。

推荐诗词

送弟
螃蟹
闲游
浣溪沙
仙湖歌
溪行
西江月
扫市舞
石䂬
新节
清明
病後
落叶
岚露雨
梦中作
嘲蝶
醉蓬莱
升云峰
对镜
蝶恋花
感皇恩
诗二首
孔光
狗马辞
村墅
明庆寺
鹭鸶
大波林
庭竹
寄何尉
湖山村
再和
临江仙
折杨柳
忆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