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观潮》毛泽东 七绝·观潮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七绝·观潮

作者:毛泽东 年代:现代 体裁:七绝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七绝·观潮》全文翻译

NA

《七绝·观潮》注释

  1. 雪花:浪花。
  2. 钓鱼台:在富春江中段。东汉严光的隐居此地常常钓鱼的地方。
  3. 人山纷赞:聚集观潮的人很多,大家一边观潮一边赞叹。
  4. 阵容阔:江潮像千军万马排列成的阵容,非常壮观。
  5. 铁马:配有坚硬皮甲的战马。比喻涌潮的气势如闻“十万军声”。

《七绝·观潮》赏析

1957年9月9日,毛泽东来到杭州,第二天乘船游钱江。11日上午毛泽东乘车到海宁七里庙,观看钱江大潮。这天正是阴历八月十八日,也就是钱塘江大潮景观最为壮观的一天。

据吴自牧《梦梁录》记载,“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十八日最为繁盛,二十日则稍息也”。周密的《武林旧事》也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继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灭沃日,势极雄豪”。

毛泽东观看钱江大潮盛况后,写下了此诗。

全诗28字,毛泽东写于1957年。此诗是他观看钱江大潮后所思所感。

全诗情景交融,气度不凡。

一二句写涌潮情状。前句钱江秋涛的远景,奔涌不绝,滚滚而来,气象开阔,场景壮观。次句写大潮的近景,浪花高巨,力度横绝,直贯而过。“钓鱼台”离诗人观潮处百里之遥,江潮浪花不可能飞到钓鱼台上。诗人这是运用夸张手法,写钱江大潮的声势。

三四句由客观写景转为主观写人,写观潮人被大潮的壮阔气势所吸引,人山人海中赞叹声响成一片。第四句借用古诗之意,如南宋诗人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中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句。毛泽东以“铁马”会师形容钱江大潮雄浑遒劲的声势,犹如十万军声踏冰河。

《七绝·观潮》评注解析

1957年9月

推荐诗词

渔家傲
汝南湾
蠡口
定风波
南乡子
南乡子
海棠春
洞仙歌
玉清行
渔家傲
大榆
海棠
自诮
丰年行
涤愫
春暄
蝶恋花
偶题
咏尘
鸿雁
往事
捣练子
失调名
失调名
寄正仲
咏斋诗
临终偈
元日
归寓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