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辛弃疾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作者:辛弃疾 年代:宋代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赏析

辛弃疾于绍熙三年(1192年)春出任福建提刑,赴任途中访朱熹(晦翁)于建阳,疑朱熹陪辛弃疾游武夷即此时事。---------------------【注释】  ①武夷:山名,在福建崇安县西南,相传有汉代武夷君居此,故名。其山绵亘百二十里,有三十六峰,三十七岩,溪流缭绕其间,凡九曲,可行竹筏。稼轩一度仕闽,并在罢职期间主管武夷山麓之冲佑观。棹(zháo兆)歌:船歌,划船歌。晦翁: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字元晦,号晦庵。长稼轩十岁,与稼轩政见不尽相融,但两人私谊甚笃。  组诗由十首绝句组成,一绝一景,或描画,或抒情,或议论,各具特色,别见情趣,发人深省。  ②“一水”两句:极言水势之急,群山为之开裂,水石相激,千步之外,可闻声响似雷。  ③“扁舟”两句:言逆水行舟之艰。篙师:撑篙之船夫。咫(zhǐ止)尺:古时八寸曰咫,咫尺谓距离极短极近。平澜:波澜平静。  ④“烟鬟”句:谓“玉女”之发髻倒影水中,随波荡漾。鬟(huán环):环形发髻,喻山峰之形。  ⑤“游人”两句:谓游人去后,月夜的玉女峰一片冷寂。  ⑥“见说”句: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诗谓此间乃人世仙境。见说:听说。  ⑦“花开”两句:谓仙人无觅,惟月夜似有箫声可闻。此写清幽谧静之境。  ⑧啮(niè聂):用牙啃或咬。缺啮:指被千古风雨消蚀的缺口。  ⑨悬知:想来。  ⑩擎天柱:古代神话传说谓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因喻国家栋梁之臣。  ⑾帝王师:此指姜尚。姜尚字望,一说字子牙,尝垂钓于渭水,周文王访之,以车载归,尊为师尚父。辛诗用此,希政局清明,世无遗贤。  ⑿钓矶:钓鱼时所坐的岩石。  ⒀西伯:即周文王姬昌。兴周灭商前,曾受商封为西伯,又称伯昌。[url=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url]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评注解析

辛弃疾于绍熙三年(1192年)春出任福建提刑,赴任途中访朱熹(晦翁)于建阳,疑朱熹陪辛弃疾游武夷即此时事。

推荐诗词

好事近
山居苦
清平乐
满庭芳
太常引
题几
贾希德
吴中作
渔家傲
青山
杏花
夜雨
汉中行
好事近
石淙
国清寺
山中
又送别
琐窗寒
浣溪沙
雨过
灞陵亭
朱子庵
无俗念
大风
霜梧
天汉桥
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