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李白 独不见古诗意思 全文翻译 诗意和赏析

独不见

作者:李白 年代:唐代 体裁:乐府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独不见》全文翻译

骑在白马上翩翩而驰的,那是谁家的少年,是在龙城边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天山如今天寒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春日的蕙兰忽而变得枯萎,变成了秋草,闺中的美人也已经到迟暮之年了。在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边传来阵阵吱吱呀呀梭子的声响。那是风吹动寒梭发出的声响,月亮伴着清霜,更显出秋天深居闺中的女子的无限伤悲。还记得与丈夫离别的那年,门前种的桃树与她齐眉。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始终不见丈夫归来,只有凄伤的眼泪独自空流。

《独不见》注释

  1. 黄龙:古代城池名。又名龙城。在今辽宁朝阳一带。此处泛指边塞地区。
  2. 蕙:蕙兰,兰花的一种,春日开花。
  3. 莎鸡:虫名。又名络纬。俗称纺织娘、络丝娘。
  4. 寒棕:谓织布梭,状家境的贫寒,或冷天犹织,故称。
  5. 霜闺:即秋闺。此处指秋天深居闺中的女子。

推荐诗词

九日
满江红
捣练子
偶成
咏鸟
候仙词
东庵
菩萨蛮
玉楼春
碧玉歌
春宫怨
临江仙
鹧鸪天
如梦令
鹧鸪天
秋思
元夕
满庭芳
雨夜
得乡书
二月雪
游惠山
中秋
一翦梅
眠睡
偶成